网站公告: 必一运动·(B-Sports)官方网站
咨询热线

4005263256

THE LATEST INFORMATION

| 资讯中心 |

彭凯平:年轻人必一运动官网如何实现心理自愈

时间:2024-09-06 06:11:49
  

  不久前,我进行了一场直播对谈,聊了聊年轻人如何实现心理自愈。当下社会竞争加剧,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年轻人在追求效率的大环境里,越来越容易感到困惑和迷失,也越来越需要心理学的帮助,现将直播内容整理如下,希望能给朋友们带来帮助。

  主持人:朋友们有没有曾经喜欢,但现在提不起兴趣的爱好?比如我以前喜欢户外、旅游,还喜欢骑马、射箭,可现在不那么感兴趣了,有人叫我去可能也更愿意宅在家里。所以想问彭老师,为什么兴趣点很难激发出来了?以前很爱,现在却淡了,为什么快乐越来越少了?

  彭凯平:我觉得第一个原因是成长。我们不断成熟,年轻时可能更喜欢户外、运动这类让人亢奋的活动。现在成熟了,会有更多社会需求,比如交友、参加活动、与人一起工作,也会有智力需求,像爱学习、思考、滋养大脑。人的成长影响很大。

  还有环境的影响。以前是运动玩耍的环境,现在是学习工作思考的环境,所以环境变化也挺大。人很大程度上受自身成熟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。

  彭凯平:对,从心理学角度讲,人对一件事感兴趣是有很强的多巴胺奖励机制的。以前做让我们兴奋的事产生多巴胺,现在见多识广,兴奋后往往会感到失落,这种失落的痛苦有时比的幸福更让我们伤心,所以就不愿追求过度刺激,而去找其他能让我们兴奋的事。人确实有这样一个适应过渡的过程,之后慢慢变得平稳,因为不可能一直亢奋,总要回归正常平稳状态。这是成长的代价,也可以说是成熟的幸福,关键在于怎么看这事。

  主持人:彭老师,您有句话我特别喜欢,“压力不能转换为动力,只能转换为病例”,我觉得这真的很有共情点。

  彭凯平:其实这句话的出处不是我,是英国小说家毛姆。毛姆写过《人性的枷锁》,特别提出所谓的压力不会自动转换为动力,只会变为病例。真正的动力应该来自于对兴趣的追求或对幸福的追求。

  心理学发现,人在压力情况下,容易产生各种压力激素,如人类的压力应急反应,下丘脑、垂体和肾上腺释放出来的压力激素,让人处于亢奋状态。这种亢奋状态让人思路更狭窄。所以想问题想不开,一根筋。压力激素让人变得愚蠢。所以不要相信压力一定会变成发自内心的内驱力,很多时候如果失度、失控,会对身心造成伤害。如果连续 21 天,心理学就诊断为抑郁症和其他心理问题。所以别信压力会自动转为动力这种话,经常说这种话的人可能是 PUA ,是控制、,一定要小心。

  彭凯平:就是要让自己对事情真的感兴趣,沉浸其中,如痴如醉,这就是真正的动力。这些动力都来自于幸福、愉悦、快乐这些积极力量。所以要相信积极的力量,少信消极的力量。不要被人道德绑架,不要被人强制和施压。我们中国人是伟大的,我们不是机器,不是动物,不是工作的手段,一定要相信人性的积极一面。

  彭凯平:对,吃苦,动物能吃苦,机器也能吃苦。人不是机器,我们是有学识、有修养、有情有感的,所以要展现人的天性。幸福就是人的竞争优势,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理性,追求幸福才是理性。

  主持人:彭老师说到心理问题,我觉得现在很多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,可能会有潜在的焦虑或者抑郁。我之前测过,就有轻微抑郁,它像现在的亚健康一样,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。

  彭凯平:没错,在我们衣食无忧必一运动官网、生活安稳又和平的时代,大家确实容易更关注自己内心感受。觉得不舒服、不开心,就容易认为是心理问题。但心理学家有严格标准,不是所有不开心都是心理问题。

  首先看不开心的持续时间,超过 20 多天肯定有问题,一两天就没事。第二个是影响深度,如果影响到工作、记忆、睡眠、饮食,那就是心理问题。没这些影响就没问题,所以别把所有不愉快都当心理问题。

  另外我发现,说自己有问题的人往往没问题,坚决不承认的人可能有问题却藏着。有些喜剧演员有抑郁症,但因为工作必须表演,不承认也不流露,我们就没法帮他们。我认为人其实可以大方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。现在社会越来越开放包容,不要把心理问题当重病,它就是情绪不安、身心不悦。在和平、正常、没有重大危险的时代,这些问题才会凸显出来。

  主持人:彭老师,很多人可能不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,但内心会有不舒服,却不知道原因。那我向朋友们推荐您刚出版的《生活中的情绪心理学》这本书。

  彭凯平:对,特别是有文化、知识和社会感悟的人,读书确实是很好的心理疗愈方法。我写书也是一种心理疗愈,读者朋友心情不好时,通过文字感受其中的优美和智慧的快乐,有疗愈作用。这就是中国文字的特点,有种具身认知,让人全身激荡。所以中国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,文字有情绪和智慧,读书是最好的事,对文化人来说,读书是心理疗愈的最好方法。读好书、积极的书。

  彭凯平:这是两个问题,先说焦虑。焦虑很大原因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。如果能想清楚、看明白未来大概的情况,就不会焦虑。所以首先要想清楚未来可能的情况。其次要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。比如深呼吸、做冥想运动、正念,还有自我慈悲,照顾自己等。再者,有同盟、朋友、亲人,共同奋斗,需要时知道找谁帮忙,这种安全感和支持感很重要。

  再说讨好型人格。心理学家还没完全搞清楚什么是讨好型人格。很多时候说的讨好型人格,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违背自己心愿做别人想让做的事。最接近讨好型人格的,可能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定、坚强、自信、勇敢而不得不做。解决办法就是对症下药。比如不够勇敢,就培养勇敢精神,从练习说 “不” 开始。其次要增强语言表达能力,学会委婉拒绝的方法。最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也是应对方法。

  主持人:很多朋友提出社交问题,不少人有社交障碍、社交困难,不愿跟别人说话,这种情况该怎么突破,让自己勇敢社交呢?

  彭凯平:我觉得首先要区分真正的社恐和喜欢独处。大家要把这两者区分开,别因为喜欢独处就以为有社交恐惧症。真正的社恐是和别人在一起时出汗、紧张、说不出话、手足无措。如果没有这些,只是不喜欢跟别人聊天,没问题,这可能性格内向。

  如果真有社交恐惧,比如见人就害怕、紧张、流汗、说不出话,这时要做心理调试。第一是做好准备,做任何事,比如上台发言、约会、出席社交活动,在心理和细节上做好准备,写注意要点,甚至准备套话,准备好到时能熟练用出来。第二条是调整情绪,要走进会场、走近他人时肯定紧张,这时用我讲的情绪调节方法,深呼吸、抚摸膻中穴、闻香,甚至在心里默念,给自己积极暗示,这些对调节情绪有用。第三条是积累社交成功经验,从同学、老师、亲人开始,他们不得不跟你交流,把他们练熟,之后慢慢拓展到陌生人。这时会发现熟人那里练就的社交技能能用到陌生人身上,就克服社交恐惧了。有很多行为和心理改变方法,别害怕,慢慢来。

  主持人:谢谢彭老师。弹幕里还有说精神内耗的问题,他和孩子精神内耗都很严重,想问问彭老师怎么解决精神内耗问题。

  彭凯平:精神内耗是个很宽泛的概念,可能包括焦虑、抑郁、愤怒、烦恼,所谓精神内耗其实就是情绪内耗,很多时候心情不好就觉得耗费了心理能量。人类的积极情绪是补充心理能量的新方法,心理学家说积极情绪最大作用是补充心理能量,所以开心时走路虎虎生风,听到好消息能从床上蹦起来,这就是能量补充的方法。当觉得自己精神内耗时,一定要给自己补充积极能量,让自己积极开心,这是最好的办法。

  那具体怎么做呢?我建议可以做些让自己开心的事,也可以做些自我慈悲,比如练习放松方法,让自己平稳呼吸,做些正面练习,还可以做些照顾自己的事。当觉得精神内耗,可以做自我慈悲的练习。就是自己欣赏自己、肯定自己。对着镜子化妆美容、换衣服,甚至唱歌跳舞,或者给自己做杯咖啡、做道菜。平时为孩子做饭,这时可以给自己做一顿。因为意义不一样。做自己喜欢的事,照顾自己身体和心情,肯定自己。我特别欣赏中国文化,真有激动人心的力量。拿本《岳阳楼记》朗诵,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。觉得《岳阳楼记》太长,找些唐诗宋词,实在不行对着镜子朗诵我的书,都会让你产生振奋力量。一定要做自我关怀的事,让情绪充满积极能量,不然所谓的精神内耗就是情绪内耗。

  彭凯平:我刚临时想出来的一句对联,“生活里最重要的力量是积极的心态,人世间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”,把这对联送给今晚所有朋友,谢谢大家。体能训练项目一览表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必一运动·(B-Sports)官方网站   电话:4005263256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2012-2024 必一运动·(B-Sports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   
ICP备案编号:浙ICP备887799010782号-1